大橋頭的時光走廊

大橋頭的時光走廊

原本迪化街一段北邊區域,指涼州街以北至台北橋以南區域,當地人俗稱北街,屬於大稻埕的邊緣地帶,與迪化街南段(南街)的霞海城隍廟及永樂市場附近熱鬧的商業區域比起來,相對人潮稀少,安靜沒落。

台北橋四周圍區域,當地人俗稱大橋頭,範圍橫跨迪化街一段及二段,早期是當地居民生活的重心,且在地產業與迪化街一段有相當程度地緊密關係,後因發展重心逐漸移往東區,導致居住人口下降。

上述兩個區域皆因2010年大橋頭捷運站的設立,開始有了轉機,捷運帶來了人潮,但捷運站一號出口的地下廊道,仍存在不少問題:

地下廊道總長約80公尺,可通往三處出口,出口連接至大稻埕及大橋頭,但廊道四周圍都是白色牆壁,行走於廊道期間時,帶來的壓迫感與不安全感非常重,許多居民因此不敢走在廊道內,但廊道是在地居民通往大橋頭捷運站的重要通道,行走於廊道時,不怕曬太陽、雨淋、不用等紅綠燈,非常方便,如果可以用藝術方式來降低廊道的壓迫感與不安全感,將可為社區環境帶來非常好的改變。

目前每到假日皆有眾多遊客會搭捷運到大橋頭站,沿著一號出口地下廊道走到迪化街,故大橋頭捷運站嚴然成為地方重要的出入口,如能在地下廊道中介紹在地故事,讓來訪的遊客都能藉由這面牆初步了解在地文史,可望帶來具有國際視野和水準的藝術廊道,打造觀光客對於大稻埕或大橋頭的第一印象。

 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